近日,在北京舉辦的第二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上,我國自主遙感圖像處理軟件取得長足發展,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,遙感應用迎來新時代。
本次論壇可謂大咖云集、精英薈萃。30多名演講嘉賓,縱論遙感技術的前世今生、國際前沿、跨界融合、行業應用、瓶頸問題和智能未來。論壇聚焦跨界融合、賦能百業,800余名遙感領域專家、企業界人士、行業組織和政府代表參會,論壇還發布了國產遙感圖像處理軟件PIE6.0。
我國測繪科技正在深度跨界融合。隨著5G技術和“衛星+AI”發展,將推動未來實現通導遙一體、衛星在軌解譯、遙感圖像處理智能化,實現衛星凝視成像、動態跟蹤目標等應用,還將促進遙感軟件國產化和應用產業化,形成產學研用國產遙感軟件的市場氛圍,推動我國遙感技術創新發展。
推動遙感軟件國產化和應用產業化是本次論壇的重要主題,論壇發布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國產遙感圖像處理軟件PIE6.0,該軟件實現全流程業務實時可視、全載荷影像精準融合、大區域影像高速處理和目標解譯智能高效,構建遙感云平臺實現云上業務敏捷、按需定制靈活和時空信息融合、多維數據感知。
中科院院士、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龔健雅介紹說,遙感衛星從自然資源普查、詳查,資源環境與土地變化監測,已發展到對態勢與目標的監視。下一步要統籌軍、民、商衛星資源,真正構建一個實時監視系統,在未來海洋環境動態監測、城市交通狀況分析、動態目標跟蹤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
據來自于氣象領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介紹,目前我國有8顆風云系列氣象(遙感)衛星在軌運行,具有完善的業務觀測體系,成為與歐美鼎立的氣象衛星大國之一,有著很好的遙感應用示范效應。
來自于海洋衛星領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德爐認為,智慧海洋建設事關國家重大戰略和國家利益,要實現海洋環境、海洋裝備、人為活動與關聯的主體信息互聯互通,聚焦全時空海洋監測,發展海洋靜止水色衛星和海洋激光遙感衛星,建設多源遙感下的光譜融合應用平臺。由此可見,遙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。
文章來源于網絡,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,如本文中圖片或文字侵犯您的權益,請聯系我們。
猜你喜歡:
激光雷達森林調查,不可比擬的優勢
遙感技術是否真的無法識別涂綠漆礦山
飛燕遙感打造了“AIMS多模態航空遙感一站式解決方案”。近三年,已在上海、廣州、香港等地的50余個項目得到應用,累計獲取航攝數據17.91萬平方千米,生產測繪產品16.54萬平方千米,涉...
LIDAR點云數據的數據組織方式,提出了采用矩形規則格網形式來表達LIDAR點云數據,將LIDA...
該設備是目前國內唯一實現了正射真彩色影像航攝儀、激光雷達航攝儀、傾斜攝影航攝儀、...
近日,由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航空集成多傳感器航攝儀AIMS在“數字中國...
ADS系列數字航攝儀應用的是推掃式攝影方式,應用POS系統進行數字影像獲取。在航空攝影測...
近日,湖北省科技創新大會在武漢舉行,會上宣讀了《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度湖北...
電話:025-83216189
郵箱:frank.zhao@feiyantech.com
地址: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紅山街道領智路56號星河World產業園3號樓北8樓
微信公眾號
總經理微信
版權所有: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 ? 2019 備案號:鄂ICP備19029994號-1 蘇ICP備20022669號-1 鄂公網安備:420106020021194號 簡體中文/English